CONTACT联系我们
  • 邮政编码:404000
  • 电话:023-58138448
  • 墓园地址:重庆市万州区天城镇茅谷村风水坝
  • 电话:023-58413624
  • E-mail:fsb_1998@aliyun.com
行业资讯
春节里的传统文化知识
发布日期:2021-02-09 00:00:00  点击:83次
     “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舞龙灯,踩高跷,迎财神;大家乐陶陶,大家一起迎接新年到。”唱着喜气洋洋的歌谣,又一个新年向我们走来。贴春联、放鞭炮、办年货,逛庙会,每个春节民俗都有着独特的传统年味儿,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让我们一起品味春节里的那些传统文化。
 
拜年的由来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士大夫会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2寸宽、3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
 
     清朝时,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据《山西日报》)
 
过年为啥要贴门神像?
 
     门神,是民间信奉的“司门之神”,在新春时节祭祀门神、张贴门神画的习俗由来已久。《祭法》中讲到“王为群姓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适士立二祀,皆有‘门’”。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俗?古人认为,家中的门、灶台等皆有“神灵”,由于门供日常出入,地位比较重要,所以祭祀时,它是五祀(门、户、中溜、灶、行5种主要祭祀)之首,后来演变为门神。
 
     民俗学专家说,一般贴“门神”,要在除夕吃年夜饭之前贴。古代大门分两扇,贴门神像时刚好一左一右。
 
     古代科学、医疗水平比较低,瘟疫疾病对人们生存威胁比较大。所以,门神成了民间颇受欢迎的守护神,大家愿意在新春佳节、除旧迎新的时候贴上门神神像,请它们守卫家宅、祛除邪祟。
 
爆竹是竹子做的吗?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为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据《神异经》介绍,古人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而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
 
     初唐时期,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
 
     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
 
为什么搞卫生叫“扫除”?
 
     “扫”的本义是用扫帚清除尘土、垃圾,与现代的意义一致。如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除”的本义是指宫殿的台阶,后来泛指所有的台阶。如《汉书·李广苏建传》“扶撵下除,触柱折辕”。当它作为动词用时,就有了“打扫、修整”的意义,不仅指打扫台阶庭院,而且可以涉及更多的场所。
 
     后来它还引申出“清除”的意义,如“除旧迎新、铲除祸害、除暴安良”等。因为都有打扫的意义,所以“扫除”常连用在一起。
 
     直到现在,每当搞卫生时,人们总习惯说要“大扫除”了。 
 
古时春节放几天假
 
     在我国古代,是怎样规定春节假期的呢?
 
     唐朝时期,唐玄宗颁布的红头文件《假宁令》:“元正(春节)、冬至,各给假七日。”相当于今天的黄金周,但它按“元正前后各3日”放的,也即大年初一前后各放三天假。诗人韦应物诗《元日寄诸弟》:“一从守兹郡,两鬓生素发。新正加我年,故岁去超忽……日月昧还期,念君何时歇。”抒发自己新年不能回家团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明清时期,官员们春节休的是“黄金月”,尤其是清朝,冬至、元旦、元宵节3个节假日加上封印休长假,前后有约一个月时间。每至封印之日,官员们都会邀请同僚欢聚畅饮,“以酬一岁之劳”。
 
新年发红包的来历
 
     古时的红包,又称利是封、红喜袋。最早盛行于西汉时期,那个时候还不叫红包,而是被称作“压胜钱”“花钱”。
 
     东汉年间,朝廷文武群臣在腊月就会收到皇帝赐予的“每人发钱20万、牛肉200斤,大米200斛”,性质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年终红包”。
 
     在宋代,过年老人要送小孩压岁钱,店家送买家喜钱。进入近代以后,红包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圆,其寓义为“长命百岁”。(据《档案春秋》)
友情链接: 衡阳市万福陵园 邵阳市殡仪馆泰吉宝藏公墓管理系统重庆公墓南充公墓重庆公墓

版权所有:万州风水坝公墓网  渝ICP备18001449号-1   联系电话:58138448;58413624

技术支持:重庆天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万州风水坝公墓网 渝ICP备18001449号-1 联系电话:58138448;58413624

技术支持:重庆天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