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联系我们
  • 邮政编码:404000
  • 电话:023-58138448
  • 墓园地址:重庆市万州区天城镇茅谷村风水坝
  • 电话:023-58413624
  • E-mail:fsb_1998@aliyun.com
公司资讯
宗教文化与殡葬
发布日期:2018-11-05 13:06:28  点击:684次


殡葬文化学是殡葬学三大分支之一,本身则表现为历史、思想与礼仪三方面的文化传衍。其中历史文化着眼于纵向的考察,礼仪文化反应横向的操作,而思想文化正是促成纵横交织的动力。我有意把人心的思想视为动力,是想凸显人的主动能动性,藉以去芜存菁、推陈出新,以积极推动殡葬改革。改革的呼声早已出现在台湾〈殡葬管理条例〉中,例如第一条载有“促进殡葬设施符合环保并永续经营;殡葬服务业创新升级,提供优质服务;殡葬行为切合现代需求,兼顾个人尊严及公众利益,以提升国民生活品质”等语,以及第二十五条规定“埋藏骨灰之墓基及骨灰(骸)存放设施使用年限届满时,应由遗族依规定之骨灰拋洒、植存或其它方式处理”,在在显示与历史包袱脱钩的决心。思想文化的突破创新,理当以此为标竿。

殡葬的思想文化可以再分为宗教文化和哲学文化两个领域来考察;二者的性质虽大异其趣,但是在生死关怀上,仍呈现相辅相成之势。哲学起源于怀疑,宗教却讲究虔信;不过哲学有可能流于琐碎,宗教也不乏贴近人情。就台湾的殡葬文化而言,儒家的忠孝伦理加上道教的鬼神信仰,结果纠缠成徒具形式的繁文缛节,与慎终追远的理想相去甚远。倘若要实现殡葬改革的理想,追随创新发展的脚步,至少必须达成上述法规所指示的环保要求与善后处置;用简单的话来讲,就是力行“洁葬”与“节葬”。将二者结合在一道的葬法,乃是一次性的“环保自然葬”。具体作法为人死后不久即火化,再磨成细粉状骨灰,作彻底拋洒,完全不占地。如果觉得不舍,可取部分骨灰装在小型容器内,由家人各自携回长期保存,但是避免使用墓地和塔位。重庆金山园陵

人们的作法往往取决于想法,想到不见得会作,不作则根本没想到。现代人最常接触的生命礼仪,不外婚礼与丧礼;其中婚礼多为年轻人谈恋爱修成正果,只要不妨害风化,幽默创新并无不可。相形之下,丧事主要是为长辈料理后事,未能善尽人意,恐背上“不孝”罪名,大家只好一切随俗了。正是这种“随俗”心理,导致不肖业者有机可趁,让消费者破财,也在无形中浪费了许多社会资源。众所周知,台湾的殡葬陋习不胜枚举,许多实为似是而非、积非成是的作法,在民俗信仰的包装下,被有心人士持续保留与不断强化。如今我有意通过各种教育管道,希望正本清源、推陈出新,全力推动殡葬改革。“民俗”乃指民间习俗而言,没有理由不能改革创新。改革并非激烈地革命,而是渐进地变革。台湾的殡葬改革,理当从宗教文化出发,在哲学文化上落实。

“宗教”有“立宗设派,教化人民”之意,虽常与“信仰”相提并论,但二者实为两件事。简言之,宗教属团体活动,信仰为个人抉择。台湾有信仰自由,宗教亦相当多元;人们可以选择加入制式教团成为信徒,或参与民俗活动成为信众。通过仪式加入教团称“归依”,由佛教的“皈依”之说扩充而来。但是根据宗教学者郑志明的考察,台湾人民信仰的最大特色,却是没有归依限制的随缘参拜。他称之为“合缘共振”,意即个人对信仰的选择与创造;自此形成“含混多义”的民俗信仰,不必受到教团中人定于一尊的身心宰制,可说是十分健康的信仰模式。殡葬文化不外形式与内涵,历史与礼俗文化着眼于形式,宗教及哲学文化则探讨其内涵。台湾的殡葬礼仪,主要表现为佛道杂糅的广义道教形式,民间用以办丧事者占六成以上,而采纯佛教作法者约占三成,其它宗教型态则有一成左右。以此观之,殡葬改革应该从占多数的道教习俗着手。

一般人办丧事,若是完全选择用特定宗教仪式来进行,多反映出亡者所归依的特定教团,理当加以尊重。我们可以多所着力改革的对象,实以六成没有特定信仰的社会大众为主。在郑志明的眼中,这广大群众乃是以“游宗”的方式参与民俗信仰。这种信仰因而是彻底全民的、世俗的,而与主张神圣的宗教团体不相应,更不相干。我们认为,台湾的殡葬改革第一步,要将“宗教信仰”纳入括号,存而不论,先把关注的用心对焦于“民俗信仰”上。由于民俗信仰在当局分类中被视为道教系统,因此我们可以用“游宗”观点,在道教的传统内,对之去芜存菁、推陈出新。秉持“环保自然葬”的理想,尝试把对“长生不死”的向往,转化为对“精神不朽”的追求;将鬼神崇拜自“死后生命”的安排,提升为“美感境界”的欣赏。最重要的则是回归道家“反璞归真”的自然途径,一切从简,不事造作。

任何古老文化在根源上皆有巫术的影子,中国也不例外。内地学者孔令宏指出,道家原本即源于方术,虽然逐渐重道轻术,却为后世道教重新援引方术攀附道家思想保留了余地。佛教在汉代由印度引入,以其严密的僧伽制度在中土有系统地开展,竟然刺激道教信众也开始建立教团组织。道教自此以对抗佛教入侵为己任,终于促使佛教走向中国化,也在民间为佛道杂糅的民俗信仰创造了契机。时至今日,民俗信仰代表着不拘形式的道教传统,在殡葬文化中执行着郑志明所称“引鬼归阴”和“祭祖安位”的任务。这其实是儒家“孝文化”与道教“鬼文化”的“合流共生”,它可以朝向良性与不良方向发展。目前台湾的情况属于不良状况,亦即孝道的向下沉沦,成为繁文缛节的形式主义。最理想的情况则是一方面维系“孝心”,同时简化与净化“孝行”;另一方面则是把鬼神信仰美学化、哲学化,回归原始信仰的纯朴之美,以及道家反璞归真的自然主义精神。如是殡葬改革才有希望。

下一篇:墓园景色
友情链接: 衡阳市万福陵园 邵阳市殡仪馆泰吉宝藏公墓管理系统重庆公墓南充公墓重庆公墓

版权所有:万州风水坝公墓网  渝ICP备18001449号-1   联系电话:58138448;58413624

技术支持:重庆天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万州风水坝公墓网 渝ICP备18001449号-1 联系电话:58138448;58413624

技术支持:重庆天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