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联系我们
  • 邮政编码:404000
  • 电话:023-58138448
  • 墓园地址:重庆市万州区天城镇茅谷村风水坝
  • 电话:023-58413624
  • E-mail:fsb_1998@aliyun.com
公司资讯
殡葬习俗小小了解
发布日期:2019-06-17 10:40:38  点击:277次

对殡葬的认识
 
世界万物有生就有死,这是大自然的法则,人也不能例外。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长,因为人有思维活动,思维活动是人类文明的根源。人类思维活动也有一个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其中人类对死亡的认识即思维也有一个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源自网络)
 
现在我们来谈谈对殡葬文化的认识吧。
 
殡葬文化的定义可以这样理解:殡葬文化就是人们在殡葬的观念、殡葬的操作和殡葬的实物中所隐藏或寄托的某种“含义”。由此,殡葬文化也有三类形态,即:观念形态、操作形态和实物形态。也就是说,人们关于殡葬的观念(如对死亡的称谓)、殡葬的操作(如丧礼)和殡葬实物(如纸钱、棺、墓地)中都隐藏或寄托了某种含义,如对人生的归宿、生命的价值、对永生的追求、对现存社会的反映等,它们就是殡葬文化。
 
很久以前一直觉得死人是一件很晦气的事情,不过随着年龄的一天天增大、知识的一点点积累,这种看法慢慢淡去。相反,现在的我认识到生老病死就如同四季更替一样,是一个客观规律,伴随着改变的还有我对殡葬服务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我觉得现代殡葬服务不仅是对死者的一个尊重,让他们可以走的干净、整洁,不至于蓬头垢面,令死者得以安息,同时更是对死者家属的尊重:失去亲人,他们的内心是何等的痛苦,此时让死者走得体面,无疑是对生者最大的慰藉。所以,现在的我觉得殡葬服务是一份很高尚的工作。殡葬工作者服务的不仅仅是死者,更多的是死者的亲朋好友,他们每天面对的都是死亡,并且深刻地感受着死亡。乍听上去似乎有些恐怖,不过深思此行业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以及它的必要性,你会发现这其实也没什么,只是工作性质不同,让人更加敬佩罢了! 这学期通过选修殡葬文化学,我学到了很多与殡葬相关的字体的来历以及殡葬服务这方面的知识。也正是通过学习后,我才认识到殡葬服务也是有它自己一系列特定的流程的。上完殡葬文化学的课,我学习到殡葬服务流程主要分为十个步骤,它们分别是:
 
去世:从表面上看是离开了世界,还泛指人死亡了。
 
小殓:给死者洗沐,修理面容,化妆,为死者穿衣换铺盖。
 
大殓:又叫入殓,是指将尸体放入棺木。大殓时间,各地风俗不一,要举行仪式,亲属等人排队与尊长亲人告别。
 
建灵堂:设置一个祭祀死者的场所,一个是家庭的小灵堂规划场地并设置灵堂供亲友凭吊,准备基本供品,并与居丧期间早晚奠拜。
 
家属成服:直系家属穿戴孝服。
 
早晚家祭:家属奠基死者亡灵。旧时,是早晚上饭、撤饭、上香、念祭、磕头等。
 
家公奠礼:一般丧者在死者出殡的前一晚或数晚延请专门的道士或和尚为死者举行超度或供养的法事,以死者的名义施行公德、用意是为死者赎去生前的罪孽,既称作公德。
 
出殡:把灵柩运到埋葬或寄放的地点。
 
下葬:下葬的仪式反映了人们对灵魂的崇拜。
 
祭祀:置备供品对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祈求保佑。 从古到今,很多人打心底就不喜欢并且不接受殡葬这个行业,觉得长期跟死人打交道很晦气,同时也很可怕。其实我觉得我们应该放宽心态,试着了解并接受这样一个行业,改变以往不成熟的想法,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它。 另外,在看了王夫子老师那个生前告别仪式的视频之后,我觉得殡葬服务不仅是一项服务,更是一门艺术。它的每一步是那样的细致和完美,不仅包括礼仪人员的一整套协调的动作,还包括现场的布置,让人感觉沉重的同时增加一丝轻松感。为什么人们在内心深处会不喜欢这个职业呢?这可能和我们的社会心理有一定的关系。社会心理是构成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心理基础,具有直接性、自发性、广泛性、民族性的特征。尽管科学的发展已经使得很多人认识到,死者已矣,但是通过殡葬活动,满足人们的需要,仍对殡葬伦理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长期共同生活的长辈、亲人的依恋,还有就是把办丧事当作报答亲人养育之恩的手段。 我觉得殡葬服务的进步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不仅增加了就业岗位,提供了精神服务层面的消费,还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社会心理,不管是基于怎样一个出发点来从事此行业,都是值得为社会所鼓励、为我们所敬佩的。我们应该端正自己的看法,重新看待这个服务,不再是带着有色眼镜,而更多的是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也希望殡葬行业越来越发达,社会越来越进步。
 
北京殡葬习俗
 
1. 辞灵
 
伴宿送库的次日必须发引,俗称出殡。即将灵棺从家里抬到坟地去埋葬。
 
出殡之前,丧家照例要举行辞灵仪式,包括“搛罐”和“扫材”。
 
搛罐是在家停灵期间的最后一次总祭奠。冷荤热炒均可为供,大至成桌的祭席。由家族当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奠酒主祭,孝属和近亲们依次叩首,并搛一箸子鱼肉、菜肴,填往“□食罐”(通常是半尺来高的挂釉瓦瓶,旧时砖瓦铺有售),搛罐过程中,筷子不准放下,最后孝子搛一筷子,即用一苹果将罐口堵上,再由孝子将一个小烙饼或烧饼,转圈咬去四周,放于罐口,然后用红布包好,以花红线扎紧,摆在灵前,以备出殡时让大儿媳妇抱着,也有由老婆或承重孙媳抱着的,下葬时埋在棺材前头。
 
嫌罐以后,多将所用筷子折断,全体举哀。至此,全部祭礼结束了,马上撤去“堂罩”,有影者,将影背过去,撤供。棚内所悬挂的花圈、挽联、匾额、祭幛一律摘下,除大棚、月台不动外,余者均行拆除。
 
出殡前,还要由杠房的人把棺材前端稍微抬起,孝子将一个铜钱垫在棺下。同时用新笤帚、簸箕,扫扫棺盖上的浮土,倾 于炕席底下,谓之“扫材起棺”(取“捎财起官”之意)。最后,在孝子大喊“爸(妈),躲钉!”声中,全体大声哀号,将棺盖上的楔子钉好。
 
2.出 堂
 
一般人家出殡多在上午八、九点钟。所谓“辰时发引”。富户大殡则在上午十点左右,所谓“巳时发引”。富户预备酒席者,多于上午八点开席,十点结束。
 
出殡前,照例由杠头——打响尺的向本家大爷或提调请示:“什么时刻发引?”丧主即以“辰刻发引”或“巳时发引”对答。杠头应问:哪些花圈须挂在官罩上、前后顺序如何?然后向本家要出“出殡执照”。这时本家和近亲们应主动给杠夫们一些赏钱,谓之“加钱儿”。如本家不再等送殡的亲友,杠夫则马上到门外敲起响尺“叫齐儿”,招呼杠夫到灵堂去“圈活绳”,准备起灵。
 
起灵前,有参灵仪式。本家孝属依次跪于灵前的月台上。如是汉人,长子打幡(幡的形式是:上端一彩色荷叶状的云头,谓之“云幡宝盖”,下垂三条白纸或白绸,连在中间一莲花座上,座下为四条白纸或白绸。用一糊着金钩龙凤的白蜡竿子或裹了彩纸的秫秸挑着)。次子抱灵牌(其牌状如小龛,中贴一白纸莲座的牌位,上书亡人名讳)。次子以下的孝属均持白纸剪穗糊成的所谓“哭丧棒”。大儿媳妇或老婆、承重长孙媳抱着□食罐子。满人则全部徒手。孝属跪好后,即请鼓乐参灵,其顺序为:一、官鼓大乐(即门吹儿);二、清音锣鼓(只有汉人用此乐);三、丧鼓锣鼓;四、文场;五、西乐队。
 
响器参灵后,杠头即向本家发出“请起”的信号,随之打一声响尺,全体孝属和亲友高声举哀,灵棺即被杠夫们抬出灵堂,谓之“出堂”。
 
出堂时,不论丧家门口宽窄,是否有过道,高台阶,杠夫们必须将灵棺四平八稳的抬出来,不允许有一丝一毫倾斜。这时,打幡、抱牌的孝子们照例都面对灵棺,退步而行,注目于全体杠夫。如果有狭窄的过道门,仅能容下灵棺,这时两边在中间的杠夫就必须摘肩,钻到棺材底下用背驮着,谓之“跟趟”,走出过道后,马上恢复上肩抬,在跟趟时两头的杠夫照例是用力将抬杆挑着。如果门内外有高台阶,为保持灵棺的平衡,上台阶时,前边的杠夫必须下肩,用手捧着,下台阶时,则须后边杠夫下肩用手捧着。下肩行话谓之“摘肩”。
 
灵棺未出门前,吹鼓手们照例是用两个大号吹着“鸣呼,鸣呼”的声响,等灵棺一出门则一锤大锣,锁呐、云锣、堂鼓齐奏。
 
当年富户出大殡时,往往讲究让官罩将门堵上,使灵棺不见阳光。官罩把灵棺接出之后,一直抬到大杠之前,灵棺不落在杠上,而是要求将杠抬起来找灵棺和官罩,行话谓之“底盘找活”。
 
3.起 杠
 
如果丧居在胡同里,必须用“小请”(俗称小杠)抬到大街上才能换上大杠和大罩。贫户则一直是小杠到底。
 
武汉殡葬习俗
 
武汉丧葬礼俗多循古礼,晚清时代丧服、丧期均遵《文公家礼》(朱熹所撰,又称《朱子家礼》)。大致程序为:长辈弥留之际,子孙必须到场送终,如果父母死时子女不在身边,不仅亲友责其不孝,子女也会感到终身遗憾和愧疚。死者断气(即《家礼》中所说的“初终”)后,立即烧钱纸,称为“落气纸”;在死者身旁点一盏油灯,称“长明灯”。家中及时确立丧主等经办丧事的人员。亲属按与死者关系的亲疏穿戴孝服,按旧制应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而实际生活中多披白色头巾,以头巾之长短、系头巾之麻线的粗细和颜色来分别,但统言之披麻戴孝。鞋则用白布覆盖,根据辈份点缀一点红绿。一面派人购制棺木(许多有条件的老人生前就已置办了寿材),一面通知亲友前来参加葬礼,一般人家口头通报,富家大户发讣告,讣告有一定格式。然后为死者洗澡,“前三后四”,即用湿毛巾在死者胸前抹三下,背后抹四下,穿戴寿衣寿帽,并在其右手放入一根棍棒或柳树枝,上串一烧饼,称“打狗棒”。覆衾死者身上,脸上则覆盖白布(即《家礼》中所说“小殓”)。设祭,哭丧,守灵。一般摊尸半天到三天不等,家中必要到场的人到齐后即将死者放入棺材(即《家礼》中所说的“大殓”),亦设奠,家人嚎哭。钉棺盖时孝子在一旁高喊“某某躲钉!”此时成服,设祭堂,早晚奠,接受亲友吊丧。在家中办理这些事情的同时,派人外出择定墓地,挖好墓穴。出殡(俗称“上山”)日,请道士做斋,为死者开路。棺木一般有八人抬,路远的还要有八人替换。棺木出门时要摔碎一只碗或钵。出门后前面有人擎铭旌,丢纸钱(俗称“买路钱”),中间有孙子或重孙骑坐在棺木上,后面孝子贤孙、亲戚朋友依此跟进,徐徐向墓地进发。棺停墓穴旁,先用稻草烧墓穴,谓之“暖井”,有的还杀一只公鸡将鸡血洒在墓穴周围。棺木放在墓穴后,孝子先撒一把土,然后土工填埋,堆成新坟。三天后亲人再至墓地上坟添土,称为“复三”或“复山”、“复土”。
 
武汉三镇和周边地区丧葬礼俗大致相同,所不同者,汉口商家丧礼,讲究奢华,所置棺椁要选择花板中心有菊花者,墙板厚至尺许,每年要加漆一道。入殓时陪葬品丰厚,多以珠宝玉器殉葬。题主仪式上,往往请地位显贵者题点木主。葬前延请地理先生看风水,选择牛眠吉地,下葬则要请算命先生占卜时日。有部分人家丧事循古礼不修佛事,而举行祭奠。大部分人家丧事还是要做佛事,一般要延请和尚在家念经三至五、七日,送殡仪仗中方相明器以巧为能,亭彩幡帐以多为贵。小户人家请不起和尚,但仍要请人唱孝歌,因此汉口出现了一种专门唱孝歌的行业,业此者在其门上悬挂“悲乐堂”招牌,其鼓盆之歌,几令人绝倒。贫困户棺椁极平常,有十二圆花的就很好了。最穷苦人家甚至买不起棺木,到自新善堂板棺局去乞求施舍薄棺。该局每年施舍无算。
 
殓后计算日支与死时相冲,则要预设祭仪,关门掩户,全家躲避他处,称“回殃”,认为亡者回家时会带回殃神。回殃又称“回煞”,届时必用芦秆作梯,靠在屋檐上,说亡人由此而下地回家,有的人家还撒灰在地上以验亡者足迹。屋中设有筵席,等待死者回来享用。次日如发现灰上有痕迹,就以为是亡魂昨夜回家了,其实是偷荤猫、鼠留下的行迹也说不定。更有甚者,请道士驱煞,送走殃神,俗称“赶鬼”。
 
人死至七日称“头七”,然后逢七日有“二七”、“三七”以至“七七”或“十七”,民间认为每七日死者要过一阎罗,故请僧道诵经、焚楮,以为“超度”。逢七日,必以竹为箱形,糊以纸,里面装钱纸,谓之“篑”,或装纸袋内,谓之“包袱”,或包袱上书写死者姓名,生殁时日。时人认为“不经之甚”,但相沿成俗,莫之或易,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有烧包袱的。
 
徐州丰县殡葬习俗
 
过去,丰县丧葬礼仪繁杂,且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老年人临终前,大都先将病床移至主房堂前,穿好寿衣。寿终时刻烧化纸钱,称“烧倒头纸”。尸体入棺材时,称“成殓”。棺柩前一般放一盏油灯,叫做“引魂灯”;一个土盆,称“老盆”,以备亲友吊唁时烧纸钱用;一个小土罐,罐用面饼盖上,饼中间插一又筷子,此称“阴阳罐”。另放若干根缠巾白纸穗的柳棍,长2尺许,叫“哀棍”,待儿孙祭奠死者,叩拜亲友时用。丧屋门前搭灵棚,居中放一供桌,上置供品,纸扎的童男童女放在灵棚两侧。家门上贴白纸,大门旁插一白纸幡,男左女右,以示乡邻。
 
死者的儿子、儿媳、女儿、孙子等皆称“孝子”,儿子称“重孝子”,戴白孝帽,穿白孝袍,麻绳束腰,穿白鞋。儿媳、女儿头顶白巾,穿白孝褂,白布带扎裤脚,穿白鞋。族内其他人男戴白孝帽穿白鞋,女头顶白巾穿白鞋。孝子日夜守候在棺柩两侧,男左女右,此称“守灵”。亲友吊唁时,孝子行跪拜礼,男孝子拜男客,女孝子拜女客,并陪哭。事主家结男客送白孝帽,女客送白巾,女婿、孙女女婿和外甥另送白布腰带,此称“破孝”。
 
死后第三天“磅盘缠”、“坐棺口”。傍晚,家人备香烛纸钱,按死者岁数每一岁包一个扁食,煮熟后连汤放在一桶内,前往村外十字路口祭奠,此称“送盘缠”。送时唢呐在前,两人抬着盛有扁食的桶在其后,沿途用勺子陆续将扁食和汤拨掉,孝子及众人尾随。至十字路口点燃香烛纸钱,拜毕,另择路返回。稍息后,进行“坐材口”(用钉封住棺材盖)。亲戚朋友前来向遗体告别。死者若是妇女,其娘家必须请到,征得他们的同意方予坐材口,否则,娘家人往往会借故破费事主的钱财,甚或阻挠出殡。
 
老年人死后,延丧的时间较长,一般不少于7天。有的延至月余才出殡。若死者配偶早已故,出殡的前一天,家人备纸钱到坟前拜请亡灵家,俗称“请灵”。出殡的当天,亲友备礼口前来祭奠,女儿、孙女、外甥、外甥女等亲戚除备供品外,一般都另备一条搭棺芦席和押供礼。祭奠以亲缘关系的近远,依次分别进行,在枪炮唢呐声中,孝子手持哀棍叩拜迎接,俗称“接供”。祭毕,事主宴请宾客。宴后稍息便发丧,先将棺柩抬到大门外停下,亲友和乡邻再祭奠,此称“路奠”。祭后,抬棺上坟地,在刚抬起棺柩时,孝子遂将老盆摔烂,此称“摔老盆”,象征继承权。唢呐班子在前吹奏,长子孙打着白纸幡同孝子随后,众人抬着棺柩跟着孝子走,女孝子走在后,棺至坟地时,亲友再次祭奠。随后将棺柩入在墓穴,俗称“棺下地”。阴阳先生调整方向,把阴阳罐、哀棍放在棺前,盖上搭棺席,即行封土筑坟,插上白纸幡。
 
殡后第三天,直系亲属备纸钱至坟前祭奠,复筑坟头,此称“园坟”。焚纸箔,筑坟墓,第四天设宴酬照应人等。第五天开始谢吊,凡致吊之人,孝子必穿孝服逐一登门叩谢。按期到坟前祭奠,7日为一期(自殡葬之日算起),烧至五期止,俗称“烧五期纸”。此后三年内,家庭中不得有婚嫁事,不办年节。第一年春节不得贴春联,第二年可用蓝色纸写春联,第三年用黄纸,第四年恢复正常。
 
本地不论死者婚嫁,生男育女与否,只要长辈尚在,多不延迟丧期,一般不过三天即埋葬,有的死后当天就埋,丧葬仪工也多从简。
 
重庆殡葬习俗
 
都差不多!首先要在逝者死去后尽快在逝者落气哪里烧香烧纸钱。然后就等道师先生来处理,把逝者移入冰棺后,在脚那头一直要点一对烛,不能息一直点在哪里。而且每天24小时要至少一个直系亲属在哪里守着,然后在火化前一天会做一个法会,反正这些道师先生都要给你说。逝者的直系亲属在逝者火化前不能吃荤菜(据说这样会吃掉逝者的肉)。还有火化后必须由子女提着骨灰去安葬地点交由道师先生处理!其间骨灰不能落地必须悬空。可以抱着。在安葬后几天会去抽一根压在坟里德竹签。这个都是道师先生把时间算好了的。最好在好多天以后会在落气哪里散下柴草灰,和逝者生前爱吃的东西。准备完后所有人离开家里,第二天回家(道师先生会告诉什么时间准备这些,什么时候离家什么时候回家)。看柴草灰上留下的什么脚印,逝者下辈子就变什么?

上一篇:打小人习俗
友情链接: 衡阳市万福陵园 邵阳市殡仪馆泰吉宝藏公墓管理系统重庆公墓南充公墓重庆公墓

版权所有:万州风水坝公墓网  渝ICP备18001449号-1   联系电话:58138448;58413624

技术支持:重庆天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万州风水坝公墓网 渝ICP备18001449号-1 联系电话:58138448;58413624

技术支持:重庆天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