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政编码:404000
- 电话:023-58138448
- 墓园地址:重庆市万州区天城镇茅谷村风水坝
- 电话:023-58413624
- E-mail:fsb_1998@aliyun.com
人生百年,必有一死。有死便有葬,“葬”在汉字里属于象形字,意为把死者掩埋在草丛中。《说文解字》把“葬”字解释为“藏”,即把尸体放在草垫或用树条捆扎成的木床上,然后用乱草覆盖掩藏。《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这里的“厚衣之以薪”也即用树枝杂草掩埋。
原始社会初期,人们并不掩埋同类的尸体,而是弃之于原野山谷。正如《孟子·腾文公上》所说:“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随着社会的发展,灵魂不死、祖先崇拜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类才开始有意识地处理同伴的遗体,不忍让亲人的遗体遭受野兽昆虫的吞噬。
据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墓地是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居室葬。大约在1.8万年以前,处于母系社会早期的山顶洞人把自己居住的山洞深处用作墓地,在那里用土掩埋死者的尸体,尸体上撒有红色的赤铁矿粉屑,并陪葬石器、石珠、穿孔兽牙等物品。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到了新石器时代,便能够用器具深挖土坑,把尸体埋葬于地下,这就是古代真正意义上的土葬。后经过长时期的发展,这种掘土埋尸的丧葬方式,便成了古代普遍使用的葬法。考古工作者从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母系氏族社会的仰韶文化中发现了2000多座墓葬,其中绝大多数墓葬为土坑葬,有些葬坑的底部和四周还经过了加工。
这些墓葬中,除了单人葬外,还有不少同性多人葬及同坑男女老少的混合葬。同一坑葬中的人不可能同一时间去世,推测是迁移合葬,也即先分别进行土葬,等肉体全部腐烂再挖出遗骨做二次葬。不少公共墓地所有尸骨头部朝同一方向,可能是人死后鬼魂去的方向,也可能是死者故土的方位。
坟,本意为土堆。屈原在《九章哀郢》中有“登大坟以望远兮”的描述,这里的坟指土堆较高的地方。而墓的起源,要比坟早得多。后来人们将坟和墓连在一起,意为死者的墓地。《礼记檀弓上》引用孔子的话“古也墓而不坟”。其大意为墓是埋葬死者的场所,指平处;坟是墓上堆高的土,为高处。我国自从出现了墓葬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墓上是没有土堆的,所以汉代学者扬雄特别提出“葬而不坟谓之墓”的言论。
《易·系辞下》提到上古的墓葬,“不封不树”,也就是说葬地不起坟,也不种树设标志,这种丧葬风俗连古代的统治者也不例外。如西汉刘向所说:“殷汤无葬处,文、武、周公葬于毕(今陕西咸阳东北)。”东汉《政论》一书中说:“古者墓而不坟,文、武之兆,与平地齐”。后人根据考古发掘,这些记载是比较可信的,在河南安阳发掘的殷王室墓群,虽然暮穴规模巨大,但都是墓与地平,没有坟丘。
根据春秋文献记载,有土丘的坟墓大约出现在春秋中期的中原地区。《礼记檀弓上》说,孔子去世后,孔子的弟子引用了孔子生前的一段话说:“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坊者矣,见若覆夏屋者矣,见若斧者矣。从若斧者焉,马鬣封之谓也。”明确说明了在孔子之前便有了四种不同形状的土坟丘。孔子幼年丧父,不知父亲葬在哪里,后经多方寻找才找到了父亲的墓地,孔子感叹说:“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孔子为了便于识别父亲的墓地,在墓地上堆起四尺高的坟丘做标记。这四尺高的坟丘,大概就是马鬣封。孔子去世后,葬地也起坟堆。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祀孔子冢”。冢者,坟也。土坟丘的出现,人们很快由原来的“不封不树”变为“又封又树”,而且坟头的高低、大小,坟地树木的多少已成为彰显死者身份的标志。
《周礼·冢人》所谓“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尊者丘高而树多,卑者封下而树少”,说的是土丘坟体现了墓主人的身份地位。《史记·文帝本纪》中说:“不治坟,欲为省。”则说明了当时治坟是很费力费钱的事,有没有坟已成为墓葬的重要标志了。那时的王公贵族“丘垅必巨”,高大若山,树之若林,已形成风气,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制度化、规范化。就连民间的一般墓葬,起坟植树也成了普遍现象。
随着坟墓礼制的出现,又有了许多关于坟墓的名称,如丘、冢、陵、山等墓地的称呼,虽然称呼各异,但都是埋葬死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