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联系我们
  • 邮政编码:404000
  • 电话:023-58138448
  • 墓园地址:重庆市万州区天城镇茅谷村风水坝
  • 电话:023-58413624
  • E-mail:fsb_1998@aliyun.com
丧葬习俗
清明节不仅仅是扫墓
发布日期:2020-02-14 11:10:21  点击:142次

       

 
 
    记者在南京街头随机采访时也发现,除了扫墓习俗外,能准确说出清明其他民俗活动内容和来历的人并不多。 风水坝公墓在很多市民看来,清明就是扫墓。
 
 
   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第二个清明节即将来临,这个与双休日相连的3天假日,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小长假"。如何过好这个清明节备受关注。
 
专家表示,传统节假日不仅仅是一个放假的问题,更需要用恰当的形式和它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把节日的文化内涵发掘出来。
 
清明节不仅仅是扫墓
 
祭祀,扫墓,是清明永恒的主题,因为首次成为法定节假日,民政部门预计,今年清明节祭祀人数会大幅增加。
 
天津市殡葬事业管理处办公室主任李荣安介绍说,据往年统计,在清明节的前后4个双休日和清明节当天,有时一天就接待群众达30多万人次,今年预计每天会接待群众40多万人次。
 
记者在天津、南京等地采访时也印证了这一点。在南京一家机关工作的王爽告诉记者,因为工作原因,以往清明节都在单位加班,无法陪同家人为过世的爷爷奶奶扫墓,家人对此很有意见,今年清明节放假,已和家人约好一起去扫墓。
 
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王来华表示,祭祖扫墓是清明的重要内容,但如果认为国家将清明定为法定节假日就是为了让人们有充裕的时间去上坟扫墓,就曲解了国家的初衷。其实,清明节的内涵非常丰富,除了扫墓外,还有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等十多种民俗活动,但遗憾的是,插柳、荡秋千等风俗现在已很少有人知晓和问津。
 
 
重温清明传统习俗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生活的愿望出发,为每一个节日都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又动人的习俗,这些诗意化的节日习俗,使我们一代代人的心灵获得了美好的安慰与宁静。清明也不例外,有踏青、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习俗,这些习俗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祝福。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认为,节日不放假必然直接消解了节日文化,放假则是恢复传统的首要条件。但放假不等于远去的节日立即就会回到身边。节日与假日的不同是因为节日有特定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因此,在清明,重温与恢复已经变得陌生的传统节日习俗迫在眉睫。
 
冯骥才说,有些清明的传统习俗现在看来已过时了,但如果我们不曾知道这些习俗,就不妨去重温一下传统。重温不是模仿古人的形式,而是用心去体验传统的精神和情感。这传统就是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
 
天津民俗专家赵之珩认为,清明的习俗有的可能久已废弃,但通过了解可以从中体味到古人的用心;有的至今还沿用,可以使我们更明了它的意蕴与初衷;有的尚可采纳,不妨模习,恢复传统,丰富节日。
 
王来华表示,从社会学的视角看,任何文化的传承,都会依赖包括各种民俗活动在内的文化符号,当我们能够有三天的时间度过清明节时,这些符号可能会因为时间长而变得丰富起来。同时,也让我们有了更多时间思考这些符号背后的文化传承意义。
 
南京大学民俗文化研究室主任陈竟说,文化的传承需要有载体,在清明节期间,应提倡人们积极参与各式的民俗活动,如踏青、放风筝等,这些民俗活动是传承文化的有效载体,正是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清明文化,从而更好地将清明文化代代相传。
 
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冯骥才说,中国人爱过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除了有计时功能外,更重要的是人们赋予了这些节日以一种特殊的价值、特殊的情感内涵和情感需求。然而,当我们重拾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时,却发现传统节日的"味道"已越来越淡了,传统节日的淡化必然使其中蕴含的传统精神随之涣散。
 
"我们现在的社会就像一个拼命奔跑的人,为了物质进步,我们踉踉跄跄、慌不择路,一边跑,一边丢东西,等我们跑到终点,不但发现爷爷奶奶偷偷塞到我们贴身口袋里的祖传宝贝都丢掉了,而且成为一个赤裸裸的‘现代人’,忘却了自己是中国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这样说。
 
王来华认为,国家将清明、端午、中秋列为法定节假日,表现了国家对公众的传统文化生活及其传承的重视和尊重,同时这也是保护节日文化遗产十分必要的措施。但不能一设了之,应采取多种形式,让这些节日真正根植于每一个国人的心中,否则,一个个传统节假日就只留下节日名称的"文化空壳",成为商家的卖点。如清明节期间,有关部门可通过举办文艺演出、知识竞赛、演讲、讲座、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式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这个节日。
 
在采访中,有关专家指出,传统节假日不仅仅是一个放假的问题,更需要用恰当的形式和它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把过节的文化内涵发掘出来。
 
冯骥才认为,当务之急是要重新认识和建设我们的节日,要研究我们的节日文化,创造我们的节日文化,通过多种形式让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正本清源",还它们一个"本真面目"。节日民俗是一个民族的盛典和骄傲,一个民族的文化光靠几个人呼吁是没有用的,它需要整个民族的一种自觉,这种自觉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自觉。
 
 
 
"文化和文明是需要代代相传的,前辈不说,后辈就不会了解,如果连前辈都稀里糊涂,再谈传承和发展就成了一种奢求。"冯骥才说
友情链接: 邵阳市殡仪馆泰吉宝藏公墓管理系统重庆公墓南充公墓重庆公墓

版权所有:万州风水坝公墓网  渝ICP备18001449号-1   联系电话:58138448;58413624

技术支持:重庆天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万州风水坝公墓网 渝ICP备18001449号-1 联系电话:58138448;58413624

技术支持:重庆天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