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联系我们
  • 邮政编码:404000
  • 电话:023-58138448
  • 墓园地址:重庆市万州区天城镇茅谷村风水坝
  • 电话:023-58413624
  • E-mail:fsb_1998@aliyun.com
行业资讯
节哀顺变|论“孝”,与“宗庙”“祭祀”于中国传统中的实际意义
发布日期:2020-11-29 08:23:19  点击:94次
     我们中国人对于死亡,有一种:‘极深邃的幽默’。
 
     往往,一外人对于本家人的老爷子,或老太太之生命症状情况表示理解,同情,好奇和担忧之时,遇到该本家人总会轻细的,精细的,略带忧伤与关切,着急与恐慌,焦虑与踯躅,踟蹰的问上一句:“老爷子(或老太太)还在么?”
 
     这个:“还在么”,很精辟。“死”,大家都懂,都会说;但很少能听到有人问:“你爷爷死了么?”,或“你爸爸死了么?”......等等芸芸。没人这样说,起码我没遇到这样说话的人,我亦不知道为什么。若是与本家无关的两个人,即本家人不在场的情况下,邻居或周围人一同谈起某家的情况便会说:“那谁家的老爷子(老太太),这人还有么?”“还有么”,亦很精辟。就像我所说的,“死”,大家都会说;但你在和他人聊天的时候,若问及一个人家的某位亲人,家属之情况时,你会说:“那谁谁谁家的老爷子(老太太),他死了么?”你会这么说吗?我觉的,若是不熟悉的,可以这样问;但若是熟悉的,见过面的,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关系,与他人问起这话题的时候,却还会带点儿尊敬,和颤抖了。我觉,这属于人之常情。故,我们中国人罢“死亡”用“存在与否”来代替,我觉亦是社会的一种进步,与人们之间彼此深谙的规矩规则,与客礼,客情了。
 
     “有,没了”;“在,不在”,短短的几个字,却道尽了人世间无数家庭的多少辛酸与苦累啊。所以,得为这几个字儿干杯,得为:“没了”干杯,得为:“不在了”干杯。因为你们的存在,因为你们这两个词,五、六个字的存在让我们这些‘在’的人,‘有’的人,为我们武装起了最厚的壁垒,与最深尽的温柔,让我们有勇气,抬起头去面对那些刺激而又不愿再提,再想的问题之回答。也不能着急,人家可能是客气和关心;故“有,没了”,“在,不在”便成为了我们彼此二者之间的一种:默契。我们‘在’的人,‘有’的人也有点儿‘余地’来回答,而关心者,关注者,体贴者,好事者们,亦有点‘余地’来问。这便是对于‘生死之间’的那些关系者们,最好的诠释与回复了罢!多说无益,谁不知道“节哀顺变”,只不过在‘生死之间’,我们总想留点儿尊严不是?显然,一句:“不在了”,比谈“死”,更多了点儿幽默与深邃罢,因对于死者本人来说,他自有一套自己的幽默和托词;他许会说:“我归位了。”
 
     “归位”,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点,因古时流行:“祭祀”,特别是对于祖宗的祭祀更是由来已久;在中国,祖先都是要有:“牌位”的。有的大户人家,名门望族,贵族乡绅,宗室宗子,皇亲国戚......等等或还会有:“祖庙”。祖庙里祭祀着,供奉着历代的祖先,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传承,显得非常的严肃,与恭敬。而对于传统的老年人来说,这种“孝”的形式亦是可以被接受的。好像己还没死,儿子,孙子记着我,我便“永远存在”着,好像那木牌上的名字就是我,而我亦不需要有一实际的形体一样。不管人是否相信“灵魂”的存在,这种现实当中的“归位”,归于灵位,牌位,祖庙,墓穴......等等,总会给人一种:“心理上的安慰”,这种“安慰”或来源于:‘对死亡的未雨绸缪,或预判得当’。既,人能“欺骗死亡”的一种闹剧与哗剧一样。我们是这么的无力,但我们却还想着搞一点儿“小幽默”,“小确幸”什么的,让“死亡”看起来没那么:“压倒性的强大”,而我们人似乎可以:“扳回一城”似的那种期盼,与疯狂。是的,“宗庙”,“祖庙”,“牌位”,“祭祀”......等等在我见来,他首先是一种:“感动”,是人类,可爱的人类对抗这个世界,对抗自然,与对抗人群当中所习得的一种:“惯性”。既,人类认为,己可以“主宰一切”,其实不是的,其实至今人类没“主宰”任何东西。而,那可爱的“宗庙”,“祖庙”,“牌位”,“灵位”......等等则均是这:“惯性”之产物了。就好比人通过努力,而几乎达到了“一生顺利”,即:“赢了”世界,“赢了”自然,“赢了”人群......好名誉,好地位,好家庭,好事业......等等,等等。故人觉的“死亡”亦是可以被己所侥幸“贪图”的,就好像:“从死神的衣角上拽下来一块布”这样的事情......等等。这是一种:“惯性”,惯性产生出了一种:“确幸”;而“宗庙”,“祭祀”,“牌位”这种种东西,便是人类由己之“惯性”而产生出之“确幸”之产物了。故,何为:“宗庙”,那里以“爱”的名义,充斥着人类的自大,与虚伪,为了“活下去”,为的“更好的活下去”;‘没了’和‘不在’,‘有’和‘在’的人甚至以为可以欺骗死亡,和自己。简直滑天下之大稽,误天下之大谬焉矣。你尊敬你的祖先,求一个心理安慰;但就像《礼记》所说的:“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一样,你的顺逆好坏,成败荣辱,皆是由你自己创造的一样。只不过:“孝”成为了一种“功德之首”以后,大家衡量人品的指标便逐渐偏向了:“孝否”;以此为前提,则“宗庙”,“祭祀”,“祖先灵牌”......等行为方式则逐渐演化成为了一种:掩人耳目的,标准的社会行为。就像:人出门儿就要穿衣服一样,不穿衣服的就成为了:“神经病”。但穿衣服的就都是“好人”吗?
 
     同理,祭祀宗庙的都是“善人”吗?“祖先”的“在天之灵”怎么看你呢?
 
     若人实有“归位”的话,怕是归于“道”中;既:“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既知‘真理’,还会管你吗,还会贪恋你的尊敬吗?
 
     我不知道,但我想“祭祀”总是慈的吧,总是悲的吧;只是把握自己,别丢“祖先”的脸便是:“孝”了罢。----文李宗奇戊戌年六月十四
友情链接: 邵阳市殡仪馆泰吉宝藏公墓管理系统重庆公墓南充公墓重庆公墓

版权所有:万州风水坝公墓网  渝ICP备18001449号-1   联系电话:58138448;58413624

技术支持:重庆天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万州风水坝公墓网 渝ICP备18001449号-1 联系电话:58138448;58413624

技术支持:重庆天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