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政编码:404000
- 电话:023-58138448
- 墓园地址:重庆市万州区天城镇茅谷村风水坝
- 电话:023-58413624
- E-mail:fsb_1998@aliyun.com
一、现代殡葬应该是“深绿色”的
殡葬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场“绿色革命”。遗体火化和骨灰公墓成为殡葬改革的绿色初衷和绿色特征的载体。人们在这场“绿色革命”中面临的困难主要是理念的和习俗的。因此,要从生态文明视角重新认识和评价这场绿色革命,确认其绿色初衷和绿色特征,并正视存在的问题。
二、“深绿”殡葬是“殡-葬-祭”全程化的环保殡葬
绿色殡葬指现代环保科技在殡葬全过程中的运用,包括遗体处理、骨灰安置、落葬后的祭祀等。深绿殡葬则是指在“殡-葬-祭”全流程节约资源、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实现殡葬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即便火化率已达到100%,但如果在“火化后”仍是大碑大墓,过度消耗土地,过度硬质化、白色化,那么,就不能算是达到了“深绿”。即便葬式生态化较高,但在祭扫过程中,不进行安全承载力管理,祭扫人流超过其承载力,极易发生安全事故,那么,也不能算是达到了“深绿”。
(一)遗体处理的深绿化
殡殓礼俗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互合作下的文化形态。建设深绿殡葬要创新产品,研发各种具有文化特色的环保的殡、殓、祭产品,用现代科技手段记载逝者的生平、人生文化、生命档案,提升文化品位;要探索新的销售方式,对于一些可重复利用的殡葬用品,如鲜花、布幔等,探索采用出租和销售相结合模式;要开展殡葬文化传承和情感体验的延伸服务、增值服务,开展以“生命文化教育为主线”的殡殓礼仪设计,进行殡葬礼俗创新。
(二)骨灰安置的深绿化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发展到“五位一体”。按照“五位一体”的指导思想,葬式创新和推广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殡葬深绿发展不仅是一场葬式改革,更是一场社会文化改革。要从公众心理、消费习俗、公众收入、公众接受度等多个社会维度来思考生态公益资源的“放空”现象。这表明走“深绿”发展之路绝不是一个单纯的殡葬行业的“技术活儿”,让公众接受深绿葬式产品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三)祭扫过程的深绿化
要推广网上祭祀等新型环保祭奠方式,家属可以将记录逝者生前活动的数字音频、视频上传到服务器,还可以在世界的任何角落、任何时间上网祭奠、凭吊,且避免了传统祭祀时燃放鞭炮及焚烧锡箔等祭扫方式带来的安全隐患与环境污染。可以在由殡葬管理部门统一认证的公益性PC端和移动端的祭祀网站,制作网上实景纪念馆,设置亲人纪念堂,并与各殡葬服务单位网站进行互相链接,更好地实现家属在虚拟公墓上进行祭奠亲人、寄托哀思的愿望,并逐步使群众由实地、实物祭扫,转变为对逝者的精神文化的传承。
三、殡葬“深绿”发展中的文化引领
应当指出,本市殡葬“深绿”发展中的种种困难,很多都不是技术性的。广大殡葬工作者不缺乏殡葬技术创新的热情和能力,完全有能力在“底线”范围内把逝者的身后事安顿好。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是真理和道义的统一。基本内涵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就是把人当人,把人当文化人,把逝者用毕生创造的人生文化作为宝贵的财富。